跳至內容

捕撈下雜魚的生態危機?

一般漁業裡非目標魚種的漁獲,被稱為「混獲」,又可稱為「下雜魚」。之所以會有下雜魚的問題,主要是漁民使用拖網漁法捕撈,拖網漁法在捕撈過程中,除了目標魚種之外,很容易捕撈到棲息在淺灘的魚種與底棲生物。

以蝦拖網為例,每補到1公斤的蝦,就可能會產生9公斤的下雜魚,因下雜魚種類混雜、賣相不佳,其經濟效益低於目標魚種,為此漁民常會以低價出售,用於製作魚露、魚漿、魚飼料等用途。因此,海洋資源也會因為過度捕撈提早耗盡,對生態永續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
想要解決下雜魚造成的海洋生態問題,除了從漁民改善捕魚方式之外,作為消費者也可以盡一份力,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選擇漁產,就能幫助減少環境傷害:

  1. 養殖代替野生,多挑選養殖魚,如虱目魚、吳郭魚等
  2. 以「全魚利用」作為基本考量,不食用魚翅、不單吃魚腸
  3. 避免選擇成熟期長的大型掠食魚種,如鯊魚、鮪魚等,優先挑選食物鏈底層的種類,如秋刀魚、鯖魚等
  4. 減少食用底棲性魚類、拒絕底拖網捕撈的漁獲,常見底棲魚包括鯛魚、白帶魚、海鰻
  5. 本土漁產取代進口漁產,降低食物碳足跡

雖然下雜魚的問題十分複雜,不僅與漁業特性、政策制定等多項層面有關,但從自身秉持維護地球資源的心情起頭,從改變餐桌上的選擇開始,一定能為環境盡上一份心力!



分享這個貼文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