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魚,應該選擇食物鏈底層的小型魚類如沙丁魚,還是頂層的大型魚類如鮪魚?建議消費者儘量選擇食物鏈最底層的魚類,如水母(海蜇皮)、魷魚、虱目魚、沙丁魚、鯷魚、鯡魚、鯖魚……,不吃多年生的大魚以及魚翅、珊瑚礁魚類。
漁業資源明顯枯竭走下坡,為了海洋完整資源的健康、生態保育的永續,目前全世界已有22個國家製作各國的海鮮指引,供民眾瞭解與查詢,台灣的為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seafoodguide/index.html,購買海鮮時應該依循以下原則:
- 選購養殖魚>海洋捕撈魚(因為野生魚類已經愈來愈少)。
- 常見種>稀有種。
- 銀白色魚種>有色彩的魚種(前者數量多,後者可能含有藻類的雪卡毒素)。
- 洄游種>定棲種(洄游的鮪、旗、鮭、鰻…種類少)。
- 泥沙棲性物種>岩棲性物種(後者數量少)。
- 不買長壽的掠食性魚類(汞、鉛、鎘等重金屬含量高)。
- 不買養殖的蝦、鮭、鮪(因為餌料來自動物性魚粉或下雜魚)。
- 購買養殖的吳郭魚、鯉魚(餌料為植物性餌料)。
- 底食原則: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如秋刀魚。
- 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,不買。
鯨、鯊、旗、鮪、油魚等等大魚吃小魚,累積的重金屬等污染殘留量特別高,聰明吃魚,就要以實際行動儘量不吃已遭到濫補的大型魚類,如鯊魚、鮪魚等等,讓牠們得以養生休息,否則會影響整個生態系機制失衡失控,引發一連串的生態浩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