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張卉君:關於海你不知道的塑

臺灣四面環海,不過卻對海洋生態伺伏的危機無所覺察,陸地上的每個生活選擇,都牽動著海洋的變化,也與你我的未來息息相關。本期《灃食・客》想帶領大家認識海洋,學習在海中發生的「塑」!

圖片來源:張卉君、Shutterstock


⬆️ 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  張卉君

找回與海洋的連結

地球是太陽系中少數有液態水存在的星球,表面約70%為海洋覆蓋,所以能孕育滋養生命;不過不是所有陸地都適合人類生存,能居住的區域僅佔整個地球不到30%,但人類種種生活行為卻大大影響著整個地球。

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(以下簡稱黑潮)董事張卉君比喻,人體其實就和地球一樣,約70%是水分,所以「每個人心裡、身上都住著一座海洋,海洋,跟我們非常接近」。然而,有人會說,看到海第一時間會想到海鮮,生活在四面環海的島嶼,也許吃海鮮不是件困難或奢侈的事,但除了知道臺灣海種類繁多外,我們是否也了解到,海洋廢棄物(以下簡稱海廢)在臺灣四周海域其實也非常密佈?

海廢,是近年受到關心的環境議題之一,「到底我們吃進去的是什麼樣的東西?在吃的過程中,我們有沒有可能也食入了我們不希望在海鮮裡吃到的東西?」張卉君提到,2018年環保署調查自來水、海水、沙灘、貝類,發現養殖魚類如淡菜、牡蠣、扇貝、蛤蠣等都含有塑膠微粒,而這些塑膠微粒,會以發泡塑膠、薄膜、顆粒、碎片、纖維等不同樣態出現,所以日常飲食料理常用到的鹽、甚至日常飲用水可能都會產生塑膠微粒。

漁業中的海洋廢棄物

長年關注海洋、鯨豚、漁業與海洋廢棄物議題,黑潮與澄洋環境顧問共同規畫調查海洋廢棄物的來源與成因。繼2020、2021年推出東海岸和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,他們發現,除了民生廢棄物之外,海廢有高達七成來自於養殖、捕撈等廢棄漁具。他們在研究裡訪問了三十幾位漁民,試圖了解這些廢棄漁具掉到海裡的原因,也定義出廢棄漁具指的是「遭遺棄、遺失或其他原因被丟棄的漁具」,可能是蓄意丟棄,可能是不慎遺失,也可能因為外在環境和經濟因素,考量之後遺棄。

然而,廢棄漁具的負面影響有哪些?第一是「纏繞」,廢棄漁具多以人造材料製造,海洋生物容易受到纏繞導致行為上無法自由而受傷,甚至導致死亡;第二是「航行危險」,廢棄漁網、纜繩可能會纏住螺旋槳或船舵、堵塞進水口,以及在漂浮時碰撞船艦,造成航行危險;第三則是「攝入」,海裡丟失的廢棄漁具、漁線、漁網等,容易附生藻類,使得海洋生物誤食;第四是「吸附」,有些漁具分解成塑膠微粒時,可能會吸引與吸收環境中有毒的污染物質,此外塑膠有容易吸附味道的特性,因此海洋生物不僅會因為看到有點像牠的食物而誤食,就連聞到味道也會覺得可能是食物;第五是「滲出」,有些漁具為了防腐,會在下水前浸泡化學藥劑,有的也會添加重金屬塗料,這些化學物質都會慢慢釋放到海洋環境中。

張卉君提到,這些廢棄漁具不僅會漂浮在海水表面,也有非常多依然存在於海洋底下持續地成為捕撈現象,但這些被困住的漁獲人類吃不到,當然也無法換算成更高的生產力,例如臺灣常見的家計型沿近岸捕撈漁網「刺網」,容易造成生態的混獲跟纏繞,如果這些漁網遭到廢棄掉入海裡,因為看不清楚,海洋生物還是會持續地中網,所以被稱為「鬼網」;不同的船隻及漁法也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,像是比較遠洋會使用的「拖網」「延繩釣」等,雖然漁民並非有意要撈捕海龜,但許多海洋生物卻會一併被打撈上岸;另外,有時若太多廢棄物覆蓋在珊瑚礁周邊,等浪來或大潮時,可能會對珊瑚礁產生帶動和拉扯而造成傷害。

她強調,海洋生物受到海廢影響,不僅是海龜鼻子插吸管這件事而已。許多受到漁具影響的海洋生物,包含大型、水底下的,甚至是浮游生物,他們都會吃進塑膠微粒,「像是鯨鯊這類比較大的濾食性動物,大家可以想像牠在海域生活的情況下,有沒有辦法過濾掉這些塑膠微粒?這就好比要你從一杯珍珠奶茶裡挑出一顆白色珍珠一樣艱難......」對海洋生物來說,吃進垃圾這件事幾乎難以避免。她提到,過去在花蓮海域有非常多擱淺生物的調查,可以看見很多鯨豚身上會有漁網纏繞的痕跡;有時漁民無意打撈鯨豚,可一旦漁網被卡住時,為了拿回網子,有時會直接砍掉鯨豚尾巴,這些都讓我們知道海洋生物其實正受到漁業廢棄物的影響。


海廢監測計畫 從淨灘中發現問題

海廢屬於髒亂問題,還是污染問題?張卉君說,海廢無法經由移除整理乾淨就能解決,因此大家都有共識,海洋廢棄物屬於「污染」問題,而非僅是髒亂問題。若是「污染」層次,就需針對污染指標制定目標,「每天出門,我們可以透過指標觀察空氣污染嚴不嚴重,可是,哪裡可以看到海洋污染的指標?所以這就是觀測海廢議題重要的原因,也希望可以有帶領大家進一步認識海洋生物的機會,並了解這些動物的棲地與現況。」

近年來盛行淨灘活動,淨灘的目標若是「撿乾淨」,可是垃圾很快又會出現,因此讓人有徒勞無功之感。張卉君說,黑潮2000年啟動了海廢監測計畫,並將國際淨灘行動(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,簡稱ICC)以及監測海廢來源的方式引入臺灣。這個淨灘的方式,除了「撿」之外,最重要是「紀錄」我們到底撿了什麼,「淨灘不是解決海廢問題的方法,但卻是發現問題的途徑。想要發現問題,就需要透過科技紀錄、統計與調查累積數據,這些數據在經過統計後,成為教育大眾了解海洋污染的嚴重性,這些資料,也可用來督促公部門訂定相關法令。」

2021年的淨灘行動統計發現的廢棄物,前十名海廢(包含塑膠瓶蓋、寶特瓶、吸管、煙蒂、免洗餐具、玻璃瓶、漁業浮球、塑膠提袋、外帶飲料杯、漁網及漁繩)就佔了所有海廢的85%。換句話說,如果重點管理這十樣東西,就能有效減少85%的海廢。她說,分析前十名海廢成分後發現,有90%以上都屬於塑膠,進一步做海洋廢棄物組成分析,「一次性的飲食類」就佔78.9%,「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限塑政策,是針對在瓶子、塑膠袋這些一次性包裝的原因,這也就是經過紀錄調查分析後,進而影響政策的結果。」

她說,如果我們能夠改善、減少一次性飲食類的垃圾,就能減少海廢來源。海廢是「全球尺度」甚至「跨世代」的影響,也是這幾年海廢議題被特別關注的原因,「黑潮從2000年就開始做海廢議題,20多年後我們大家還是在關注一樣的題目,這表示海廢是一個非常需要長期投入,而且非常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來努力的議題......」她鼓勵大家有機會可以嘗試淨灘活動,如果你體驗過撿垃圾有多難,就不會那麼輕易去丟垃圾。

黑潮島航計畫 生態指標的體檢紀錄

為了解海洋塑膠微粒、廢棄物在臺灣周圍海域影響的嚴重程度,2018年黑潮啟動「島航計畫 Beyond the blue」,開著船從花蓮港出發繞行臺灣一圈,透過51個檢測點進行生態指標的體檢紀錄,以「海洋廢棄物及塑膠微粒」、「水下噪音」、「海水溶氧量快篩」三項檢測重點做為計畫的生態調查指標。

這個研究計畫從2018年一直持續到2020年,針對重點海域進行長期調查,她說,航行時在船隻附近的潮界線上,會看到密密麻麻的海廢,這些東西都非常細碎,要如何清除呢?若全部撈起來清除「微塑膠」時,也同時會撈到海洋金字塔底層很重要的浮游生物,因此要用這種清除方法是辦不到的。無法清除的塑膠微粒,散佈在海洋中,而隨著沉降作用在海床底下的人為垃圾更是無法計數,更有研究指出,有94%的垃圾是沉在海底下。

黑潮島航計畫收集塑膠微粒的採樣器材及方法,是參考美國五大環流基金會 (5 Gyres) 設計的水面拖網 (Manta Trawl),撈取海水表面樣本保存至瓶內,在計算出各測點塑膠個數後,分析出塑膠微粒的分佈情況及塑膠類型。所謂的塑膠微粒或微型塑膠 (Microplastics) 在國際學術界的定義為直徑小於五釐米的塑膠碎片,如果將塑膠分成五大類型來統計,可分成硬塑膠、軟塑膠、發泡塑膠、塑膠纖維、圓形塑膠粒。

根據2018年「島航計畫」塑膠微粒成果分析,發現全臺51個檢測點的塑膠微粒發現率是100%,以西部海域平均數量最多、五大類塑膠佔比以「硬塑膠」比例最高,「本來我們還在想這個塑膠的影響到底是不是很嚴重?到底有多嚴重?撈完之後,我們就覺得非常嚴重!」 張卉君說。


海洋廢棄物與飲食的關聯

國外研究指出,海水養殖活動為海上漂浮垃圾的顯著來源,而漁業則產生約18%的海洋垃圾。臺灣所在的東亞區域,為全球最大的海水養殖產區,除了臺灣西部海域之外,中國、日本與韓國皆為牡蠣生產大國。但是,養殖所產生的廢棄物,如保麗龍浮具產生大量的微塑膠碎屑不易清除,不但在當地造成嚴重污染,也隨海流四處漂流,成為臺灣海岸常見的海漂垃圾。

在航行臺南海域時,可以看到非常多浮筏式蚵棚。她說,牡蠣的養殖,目前最常見的是浮筏式的養殖法,通常上面以竹子搭成蚵棚,下面則使用塑膠繩索當作養蚵的蚵繩,把蚵仔串起來。為了要讓浮棚浮起來,就會需要浮力良好的保麗龍,每個棚子約需16塊的塑膠保麗龍,所以一個棚架的組成包含蚵棚、浮具、蚵繩等,光臺南海域就有900多組棚架,而臺灣養殖牡蠣雲嘉南沿海都有,所以可以想像,光是一個產業所衍生出的廢棄物種類非常多。

海廢需要多少時間分解?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(NOAA)統計,說明常見的海洋垃圾估計的分解率:一個塑膠瓶估計450年才能分解、一個被丟棄或飛走的塑膠袋可以在我們身邊保存長達20年、使用了兩年的魚線需要分解600年、浮球可能要50年,如果從方便性跟環境成本的概念來看,使用這些東西的時間,跟它在環境中需要分解的時間比起來,我們,真的要使用它嗎?

海洋垃圾的來源與解方

當然,海廢的來源多元,有陸域也有海域。科學家研究,每年有很多塑膠物流入海洋,有80%來源是陸域,20%則從海域或船上。在這個跨域的海廢議題中,聯合國提出三個主要策略來解決海廢問題,第一,監測、清理已在海洋中的塑膠廢棄物;第二,管理使用後的塑膠製品,避免進入海洋;第三,改變生產與消費模式,避免塑膠廢棄物形成。

張卉君分享,全球有很多發明家在思索如何回收海上廢棄物:來自荷蘭的Boyan Slat 16歲時到希臘旅行,在潛水時發現塑膠垃圾的數量,居然比魚還多,於是萌生發明「海洋吸塵器」的念頭;澳洲的兩位衝浪工程師,2015年提出「海上垃圾桶(Seabin)概念,是一個由大型纖維網製成的垃圾桶,架設於碼頭附近且飄在海面上,可以吸納滲出的浮油,以及比較小的廢棄物;2020年,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發明港口吸塵器「湛鬥機」。「我們會發現這幾個重要的發明,其實都是在做末端的清除工作,這個工作非常重要,可是,如何在源頭去做改善,還是會回到我們每個人的責任,所以最後不能免除的還是必須提起,我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裡實踐......」她說。

從消費選擇 決定你要的未來

「改變行為大於改變材質,大家不要覺得塑膠是萬惡的存在,就把家中的塑膠袋全部丟掉,改去買很多環保袋,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做法......重點是,我們希望可以改變一次性消耗的行為,如果有塑膠袋,就儘量把它用到不能用,大家可以挑戰看看,一個塑膠袋最多可以用幾次!」張卉君說。

她也特別提醒,如果本身很能實踐、對環境很有概念的人,想要影響身邊人時,建議用「提醒」大於「譴責」,如果別人使用免洗筷,不要馬上對他說:「你這樣不環保!」,而是如果有辦法多帶一副筷子提供對方,這讓改變過程比較舒服,也能在生活裡慢慢去進行,就像旅行時,建議可以自備盥洗用品、選擇環保旅館。

回到最初提到的地球組成,人類生活範圍其實只佔了30%不到的地球面積,而70%的海洋居民卻受人類生活選擇影響甚鉅,所以,如何透過改變行為,還給70%的海洋居民一個乾淨的生活空間?最重要的是,透過消費裡選擇想要的未來。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在第一線做清理海洋廢棄物工作,可是在這個時代,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消費負責任時,知道產品製成是怎麼來,藉由每個選擇保持一份覺察,就有機會做到最想要的未來。

「我們過去跟海洋關係的斷裂,不了解它,現在可以透過生活裡面的各種選擇和覺察,重新去面向海,連結人跟環境的關係,讓你心裡的那座海洋,也可以跟外在的這個海洋,連結起來。」

《灃食‧客》 issue11

慢食、流域收復、認識海廢等行動,為什麼可以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?加工食品真的是萬惡?純素馬卡龍結合在地物產、不傷害動物的全素髮廊,你嘗試過嗎?從消費選擇,決定你要的未來!快來看看本期《灃食‧客》的精彩內容吧!

點我閱讀

分享這個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