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林如萍:好好吃飯,就有未來的下一個可能

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減碳及永續?飲食其實非常好的切入點!就像國際保育專家珍·古德說過「一天有三次機會可以改變世界。」她提到的機會,就是我們的一日三餐。


健康不好吃、永續很困難、有機很昂貴,是許多人對於永續飲食的刻板印象。農業部「食農教育推動會」委員林如萍認為,永續的重點在於「共好」、產銷「共好」、人的選擇與環境「共好」,在「共好」的情境中,永續就能繼續向下走,也是最簡單、每人每天都能做到的支持方式。


四腳桌子的永續概念

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、農業部「食農教育推動會」委員林如萍說,永續就像一張四腳平衡的桌子,四腳分別為「社會」、「經濟」、「文化」、「環境」,必須等長才能穩固站在地上,若只注重任何一腳,桌子都會不穩固。

而食農教育所談的美好生活實踐,包括在學校裡,老師做的不是只有教學,而是邀請學生共同感受與學習,而透過實踐飲食行動,不僅形成共好的社會氛圍,更兼顧環境和經濟。

一天有三次救地球的機會

實踐環境永續的過程,她期望教師能夠認同食農教育,然後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中,例如:健康與體育、綜合活動、自然科學及社會等適當融入食農教育議題。知名國際保育專家珍.古德說過「你一天有三次救地球的機會,就是在餐桌的食物選擇」,實踐永續,飲食是非常好的切入點,因為吃是每天都要遇到的議題,要相信餐桌是可以讓我們感受環境並拯救地球的!

如果有了這樣的意識,就可以在能夠做的時候去做,但林如萍強調,「我可能不會每一餐都做,而是有意識的選擇,讓進餐成為 Knowing、Doing、Being,盡可能做到,直到某一天自己開始本能性的做到,這樣才是教育。」

在有意識的實踐過程中,自然就會產生「文化」,正如同這個世代所擁有的認同,例如越來越多人會隨身攜帶環保杯、環保筷、環保袋,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文化,成為一個 「Being 」?她認為,教育其實都是在扎根,不需要太多刻意安排的活動,而是要讓學校老師理解、認同後,適切地將其融入到教學設計、引導學生學習。

永續=共好

很多人常有刻板印象:「健康不好吃,永續很困難,有機很昂貴。」但林如萍認為,永續的重點在於「共好」,產銷共好,人的選擇與環境共好,在共好的情境中,永續就會繼續向下走。

從食材開始,我們可以在超市裡選擇國產優良農產品標示, 或拿起手機掃描 QR Code「產銷履歷」,查詢產銷履歷農產品 的生產者、驗證機構、產地、生產紀錄及包裝日期等資訊,就可以為家人準備一道道新鮮又健康的料理。然而,消費者有沒有這個意識?如果消費者開始要求,廠商就會跟進與改變,也會逐漸開始便利可行。生活型態改變,生產與供應的方法就會開始改變,「食農教育從永續的角度來說,要更全面的推動, 不會只有在學校。」林如萍說。

或者,「你願意支持用更好的方式對待雞嗎?」她舉例說明, 農業生產要由適當的銷售管道、價格和提供資訊著手,因為永續應該是要「長久」與「共好」才可持續。目前台灣還是有經濟面的議題,她認為應該要讓大家可以選擇,「福利蛋現在價格與一般蛋價格落差不大,大家才可以選擇,如果價格差了好幾倍,變影響了消費者選擇的可能性,因為價格是非常現實的問題,若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訊息來瞭解、認同,那麼就有相當的困難。」

雞蛋不同的飼養方式,例如籠飼、平飼或豐富籠飼養的雞所生出的蛋,營養價值差不多,但如同健康的果樹能結出的優良的果實,健康、快樂的母雞,可提供更具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的雞蛋,因此我們會選擇友善的飼養方式,同時也有利於自己。「你願不願意支持用好的方式對待雞,但是生產成本會高一 點?」林如萍問。



比較難吃的,就是比較貴的?

除了上述價格問題外,她觀察到有些食物處理的技術也是關鍵問題,包含生產、加工、品質提升等。吃當季、買在地固然重要,但對大家來說「好吃」更是關鍵。此外,在教導消費者信念的同時,也要提供好的產品與銷售的管道,理想才能跟現實拉近一點。

林如萍分享在一次品評醬油經驗。她問學生:「請問價格最高的醬油是哪一個?」,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市售較便宜的醬油。當中,只有一個學生猜對了,詢問他如何選擇的原因,他的回答竟是:「因為比較難吃的,應該就是比較貴的醬油!」

從小到大,我們可能較常吃到「化學的醬油」的味道,相對不習慣純釀造醬油的風味,因此難以辨識。林如萍觀察到其中兩個問題:第一,為什麼學生會覺得比較貴的醬油是比較難吃的醬油?;第二,真實的味覺是從哪裡累積出來的?

懂得了,然後呢?

在事後檢討時,她發現品評醬油活動應進一步延伸,因此在最後加了早餐製作,讓學生可以比較市售及自製早餐如何做才會比較健康 ? 然後,由挑選食材、烹調及使用醬油等調味料,然後拍照起來帶到學校分享。

不過,完成活動之後的「然後呢?」的問題仍縈繞她心。她認為,體驗活動不能只是花俏而沒有後續,應該讓學習真實在生活中實踐,讓學生透過體驗、 改變想法、創造行動,融入素養教學的知思行合一脈絡,變成 生活實踐,如此一來,孩子未來到早餐店,或許就可以明白要如何選擇,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。

林如萍強調,並不是要求父母每天做早餐,而是希望如果孩子有天自己開始做早餐時,他會知道如何做是最好的選擇,孩子開始在日常確認東西是不是食品加工物,這些意識開始後, 面對便宜醬油背後,化學名稱都寫不完的添加物,可能也買不下手了。



為什麼常吃到小松菜?

林如萍曾做過一項關於學校提供「有機蔬菜」的相關調查, 想了解學生是否喜歡吃「有機蔬菜」?然而其實可以想見,多 數的學生可能不喜歡吃蔬菜,但並非是否為「有機」。後來調查聚焦家長,結果顯示 : 多數家長支持學校提供有機蔬菜,家長也普遍認為,學校午餐除了提供有機食材,也應當讓孩子認識蔬菜的栽種及不同耕作方式與環境的關聯性。

校園廚房中的有機蔬菜,冬天的「小松菜」。雖然富含營養, 但苦味也較重,但因為季節適宜與生長容易,在校園餐桌上,「小松菜」出現頻率明顯高,但孩子多半不喜歡。

林如萍說「小松菜」以川燙去苦味後,再加上鰹魚醬油提升整體味蕾,其實十分美味,因此,供應學校有機小松菜也可和營養師、校廚討論除了清炒的方式外,是否還有其它的烹調方式?

此外,她認為供應商除了提供蔬菜外,也要支持老師與孩子認識蔬菜,例如邀請農夫老師來上課,讓孩子了解「小松菜」 的生長?或是邀請營養師來研討適當的烹調方法等配套措施, 補強食材供應後端,支援老師進行教學,讓學校午餐餐桌上的食物跟食農教育結合在一起。「午餐好好吃」,才能「好好吃午餐」。

在地=全台灣 當季=盛產期

林如萍坦言,目前台灣仍有銷售端與採購端需要磨合的困難。

林如萍解釋,「在地」的意思不只有字面上所說,可以以「台灣生產」為本。此外,「當季」的概念也不應真的是當季,因為許多食材一年四季都會「有」但可能產量不多。另外她談到, 現在台灣調節各種作物分散產出,像是鳳梨,品種多樣的情況下,台灣全年都有鳳梨產出,「台灣農民真的很厲害,想要吃什麼都會有什麼,甜度、品質也是好到誇張。」林如萍笑著說,而我們更應該鼓勵的是選購「盛產期」的食材,也就是每一年最大宗出產的時候。


地方特色與食農教育的連結

在地食材與食農教育緊密結合,但難免會面臨城鄉問題。林如萍分析,面對落差,應該要採取的策略是「適地適學」。學校在產地做「耕種體驗」,但欠缺農業生產的地方就可以是「消費體驗」,不管是在學校進行耕種體驗、走進田間認識作物, 或者是去逛逛市場認識食物,都可以從中學到東西,也建立起 培養孩子與食物相連的方式。

像是為了讓學生知道黃豆的議題,林如萍團隊設計了學習單,讓學生去找有關黃豆的食品,結果發現超市裡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豆製品,根本找不完。回來後,學生開始畫心智圖歸類,結果發現豆類有許多加工方式,再來回頭注意產品是否有標示 基改或非基改,以及是否有註明產地。活動的最後,她讓學生設計以黃豆類為目標的蔬食菜單,並進行採買與烹調,學生原本認為自己無法完成,但分析完心智圖後,才發現豆類產品真的無所不在。

種下一個未來! Seed the future

關於飲食夢想,林如萍說,飲食教育是讓孩子保有「真實的味覺」,食農教育是在孩子心中種一畝田,在餐桌上看到各種可能的風景。也許未來,食農教育可以進入每個人的餐桌,成為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,當有人問:「生在台灣最大的好處是什麼?」我們可以說:「鳳梨有數不完的各種品種!」、「我 們的香蕉無敵好吃!」,每個季節來到台灣,蔬菜水果不止多樣,而且都好好吃。

一路以來,食農教育法、飲食教育都可以發現有非常多人投入,她希望越來越多人一起加入,更認識這片土地,更熱愛土 地上的各種作物,讓美好生活真實地實踐。

 



|參考資料|

林如萍(主編)(2016)。
《豐盛與甘甜》。臺北市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
林如萍(主編)(2022)。
《食農教育知能手冊》。臺北市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

|延伸聆聽|

灃食Podcast節目:
好好吃飯,就有未來!| 林如萍




 

為蔬果發聲!好好吃菜,菜好好吃

本期從植物出發,傳遞植物的得來不易,以謙卑態度傾聽植物的
聲音,重新找回自然法則,更加去善待,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

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