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採取在地飲食,培養永續飲食習慣

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健康的星球:
採取在地飲食,培養永續飲食習慣


根據2022年6月發佈在國際期刊《nature food》的研究《Global food-miles account for nearly 20% of total food-systems emissions》指出,全球糧食系統佔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%左右,其中「食品運輸」就約佔了其中19%(源於運輸、生產和土地利用的變化),需要溫控運輸的蔬菜和水果,佔全球「食物里程排放量」的三分之一以上。對此,研究呼籲除了轉向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外,也要盡量採取「在地飲食」,與更多本地生產的產品相結合,減少因食物運輸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。

研究團隊坦言,採用完全在地飲食不切實際,但消費者對於永續飲食的態度和消費行為仍能最大化改善氣候變遷,「就像我們在物種的大部分歷史中所做的那樣:吃當地的季節性食物,將有助於為子孫後代提供一個健康的星球。」研究共同作者、教授David Raubenheimer這麼説。



食農教育:培養「生活選擇」的素養

十八世紀末法國的偉大美食家布里亞.薩瓦蘭的名言:「告訴我你吃了什麼,我就能告訴你,你是誰。」意思指吃下什麼樣的食物,就會造就什麼樣的身體、外貌和內在思維。

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提倡「兒童是明日的消費者」,飲食習慣是在兒童時期建立的,在年幼時,開始接觸食物的學習,從飲食的五感體驗與知識的了解,最終落實在對食物的選擇力,建設更健康的未來關鍵力,也就是說,食農教育像是培養消費者「生活選擇」的素養。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也解釋,飲食不只是我們生命中的經驗,它可能也是影響我們一輩子。

台灣農業推廣學會提到,1986年從義大利開始蔓延至全球的慢食運動、日本在2005年立法通過的《食育基本法》,皆以改造飲食文化為目標,兼重在地農業與環境體驗學習的社會運動,不只改變了許多人的飲食觀念和健康、改變地區農民及其生活方式,更深入學校,扮演導正學生飲食習慣和培養其對農業、環境關懷的催化劑。

2022年4月台灣《食農教育法》正式上路,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、培養均衡飲食觀念、珍惜食物減少浪費、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等六大推動方針,除了走訪產地體驗耕種、了解餐盤上的食物之外,食農教育更與我們的飲食健康、下一代及環境能否永續共存有關。


參考資料:



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健康的星球:從產地到餐桌的田間哲學


地球上的汙染超乎想像嚴重,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現在所做的每件事、每個選擇、吃的每口食物,都不只為了「當下」,看到自己年老的時候,其實也看見了下一代可能會面對的困境。給家人們吃安心的食物、復育當地瀕絕的植物,給下一代可以親眼見到,親手摸到的機會,去體驗土地的重要。本期《灃食・客》將訴說從產地到餐桌的田間哲學,從中體驗豐厚的人文精神,以及關心土地與人的重要性。

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