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教孩子認識在地的「飲食文化」? 孩子的食農教育,不但要從小養成,也應由近而遠,從生活周遭的在地飲食文化著手。 一般可以先讓孩子認識在地的「飲食文化」: 建立「吃在地、食當季」觀念:食用在地蔬果等食物,可以減碳環保,而吃當季盛產的蔬果等食物,既鮮美,也便宜。 帶著孩子到傳統菜市場、生鮮超市、農夫市集採購,甚至參觀農場、到觀光果園採果,認知食材的樣貎與產地到餐桌的通路,有機會時,也可實地體驗一日農夫歷程。 在餐桌上給予機會教育:用有... 農糧作物
蔬果的「地方味」是怎樣來的? 台灣寶島各地盛產知名農特產品,例如:宜蘭的三星蔥和金棗、台東的釋迦、屏東黑珍珠蓮霧和萬丹紅豆、台南關廟鳳梨和麻豆文旦與白河蓮子、高雄燕巢的芭樂、南投竹山的番薯、雲林古坑柳丁、新竹關西的仙草、苗栗銅鑼的杭菊與公館的紅棗,不勝枚舉,形成獨特的名品。 同樣的水果,在其他縣市地區也有產,為什麼滋味不一樣或不那麼知名呢?這其實就跟「地方味」有關。由於各縣市地理環境、海拔、土質、水質、氣候、溫差、濕度甚至種植... 農糧作物
飲品的「風味輪」是什麼? 將舌頭感受的味覺、鼻腔感受的嗅覺結合的「風味」,例如酸、甜、苦、特殊香氣,具象化繪圖、印證,幫助記住品嚐的風味,就是風味輪。 台灣目前也逐漸形成了茶與咖啡的「風味輪」,符合國際潮流時尚,提供評鑑者或愛好者有著一致性的語言,能夠更真實地描述與溝通風味,更有意識地進行品飲,農委會與茶業改良場、魚池鄉公所及農會共同研發台灣特色茶「日月潭紅茶風味輪」,希望搭起溝通的橋梁,引導年輕世代更容易進入茶的世界。 ... 飲料冰品
愛文芒果在屏東和台南的風味有何差異? 芒果(Mango)屬於漆樹科,富含維生素C,有助美膚、抗氧化,愛惠於台灣育種與栽培技術先進,消費者全年每個月都可以吃到不同品種的國產芒果。 台南到屏東一帶,陽光日照充足,溫度高,又有溫暖南風夾帶海面濕氣而來,濕氣中的少量鹽分反倒強化了愛文芒果甜度,台南玉井、南化一帶山坡沙質地形,排水性良好,果實細黏香滑有彈性,玉井更是全台最早種植愛文芒果的地區,享譽盛名。 不過,每年第一批在市場看到的愛文芒果,必... 農糧作物
蓮霧是四季都有的水果嗎? 蓮霧屬於桃金孃科,果實形狀像鈴鐺,英文Bell Apple特別好記,表面光滑發亮,又名Wax Apple,自從荷蘭人從印尼引進來台,原本夏季上市的蓮霧,經過本地高明品種研發、栽種與產期調節技術,目前除了9月,幾乎全年都吃得到美味多汁的蓮霧了。 屏東縣是最大產區,涵蓋林邊、內埔、萬巒、枋寮、麟洛、里港、鹽埔、高樹等地,鄰近的高雄六龜、路竹以及嘉義梅山、宜蘭員山及冬山等地也有種植,由於紅咚咚的蓮霧可盛... 農糧作物
蜂巢農業型態是什麼? 從產地到餐桌,台灣的農產的傳統產銷結構型態一直都保持直線型,對於規模不大、友善環境的小農,由於接觸不到終端消費者,往往遭到中間經銷商盤剝把控,相當不利,除了獲利不高,在柳丁、香蕉、高麗菜等等蔬果過量盛產時,產地價崩,難免血本無歸。 相比之下,蜂巢農業型態是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提供更多選項的健康結構,六角形的蜂巢,因為各方受力均等,容易分散力道,能承受沉重的重量,長期的支撐力最堅強,以蜜蜂40g蜂蠟所... 全部
剩食與吸管,燒起來哪個對環境比較不友善? 剩食與環保議題近年來備受全球關注,不過你知道,焚燒剩食或焚燒吸管,哪個對環境更不友善嗎?塑膠吸管含有塑化劑,而彩色吸管比起白色吸管在燃燒的時候會冒出更多的黑煙,塑膠氣味濃重,滴下的油裡摻有黑色雜質,釋出鉛毒,人體如果吸收,將危及肝臟的代謝機能。 而剩食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時,由於內容物屬於有機質垃圾,在分解時很容易產生沼氣,不論掩埋場或焚化都將嚴重危害環境。台灣目前有9成垃圾仰賴焚化爐處理,但一般剩... 農糧作物
醜蔬果如何變身華麗? 「剩食」不光是指餐桌上剩下的食物,而是泛指所有的食物浪費,包括畸形或不符合要求規格的NG生鮮蔬果,雖然外觀醜陋,卻完全不影響營養、美味,而且在料理方面,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訣竅讓它華麗變身。 英國有家果醬品牌,成立的理念就是收購市場裡賣相差的蔬果,製作果醬、甜辣醬,不讓它們被直接丟進垃圾場浪費掉,每年挽救了5萬噸醜蔬果的廢棄命運,是華麗變身的最佳實例。 在日本農業大縣青森,還有媽媽收購報廢的蔬菜,製... 農糧作物
剩食銀行是用來存錢的嗎? 「剩食銀行」不像一般銀行可以存錢、提款,它就像個儲放剩食的超大冰箱,能提供給有需要的弱勢團體或人們。剩食的來源包括: 過度準備卻吃不完的餐點:仍然可以食用,不必把它當廚餘或垃圾丟棄,例如熟食。 衝動購買或自己並不需要的受贈食品:例如泡麵。 外表受損的格外品、醜食物:例如生鮮蔬果以及有效日期或保存日期標示有誤的NG食品。 生產過剩的農產品:例如蔬菜水果等。 而剩食銀行(Foodsharing)發源自... 農糧作物
吃大魚好還是小魚好? 吃魚,應該選擇食物鏈底層的小型魚類如沙丁魚,還是頂層的大型魚類如鮪魚?建議消費者儘量選擇食物鏈最底層的魚類,如水母(海蜇皮)、魷魚、虱目魚、 沙丁魚 、鯷魚、鯡魚、鯖魚……,不吃多年生的大魚以及魚翅、珊瑚礁魚類。 漁業資源明顯枯竭走下坡,為了海洋完整資源的健康、生態保育的永續,目前全世界已有22個國家製作各國的海鮮指引,供民眾瞭解與查詢,台灣的為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... 禽畜水產
食物怎麼選,有助於環保減碳? 想要減碳愛地球,從每日三餐裡就能做得到。那要怎麼吃,才能減少食物里程呢? 「食物里程」的意思是,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里程愈短愈好,這樣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。日常生活中有三個原則可以珍惜資源、愛護地球: 選擇在地、當季食材,並以食物的自然原態來料理,例如,蔬菜的生長週期短,需要的能量資源較少,因此碳排放量也是所有食材種類中最低的。而現代人飲食習慣較少攝取蔬菜,容易缺乏維生素、礦物質及纖維,所以飲食中... 農糧作物
牛肉產生的二氧化碳最高? 在碳排放量的食物排行榜上,牛肉總是被專家列在第一位,但你可曾想過,它的二氧化碳是怎麼被算出來的? 面對全球溫室效應和極端氣候環境,許多國家開始檢視生產紅肉所產生的碳排量,計算後發現,牛肉、羊肉位列第一、二名,尤其1kg牛肉會產生約36kg的二氧化碳,但一棵樹每日只可以吸收約0.03kg的二氧化碳量,等於吃1kg牛肉要仰賴1213棵樹木來吸收它排出的碳量,而一片薄薄的225g漢堡肉,就排放出相當於一... 禽畜水產